#城市應急廣播#
城市應急廣播
近日,上海地鐵披露了2起典型乘客驚慌案例。這2起案例的引發事由并非火災、恐怖襲擊等重大事件,而是乘客突然昏倒或手機著火等微小事件引起。然而,這2起案例中的乘客對突發情況反應過度,盲目跟風,這極易引發次生災害。地鐵作為城市公益性服務行業,直接服務于大眾,安全是其運營的永恒主題。由于地鐵具有絕大部分線路和車站處于地下、較為封閉、人群聚集量大、公眾疏散困難等特點,容易發生擁擠、踩踏、推搡、摔倒、物品遺失等因慌亂逃跑引發的次生災害,一旦發生事故很難控制和救援,人員傷亡、設施設備和財產損失往往相當嚴重。 盡管上海市目前已頒布了一些應對突發事件的規定,但是對于這些規定的執行仍有待落實。針對此種情況,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地鐵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。
一、建立具體的規章制度 借鑒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,針對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型的地鐵事故,制定不同內容的應急管理規章制度。 二、加強公眾教育 首先,由市交通委牽頭,組織相關單位制定應對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的宣傳教育計劃,編寫公眾應對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專業教材和應急手冊。三、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 應急預案培訓是急救工作成功的前提和保證。地鐵公司應加強與各緊急服務部門進行定期培訓和演習,訓練員工在緊急事故時的應變及疏散程序等。地鐵應急預案不僅可以指導地鐵運營工作人員,特別是應急救援人員的日常培訓和演習,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,而且可以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進行,防止因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混亂而延誤事故應急,從而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